“我是开阳县人。”

杨东把第一个茶杯放到一旁。

“冯书记是迎松市人。”

杨东又拿起第二个茶杯,象征着县委书记冯家栋。

“县委副书记宋晓峰是北春市八台区人。”

杨东拿起第三个茶杯,摆在一旁。

“组织部长吴三平跟你一样是庆和县人,但剩下的几位县委常委,没有庆和县人了。”

“如果你万军县长撂挑子不干了,会是什么局面那?”

杨东把对面的两个茶杯,拿走一个,只剩下一个。

“只剩下组织部长吴三平,唯一的一个庆和县人。”

“庆和县本地的干部比例太少,某种程度就是一种问题。”

“庆和县的干部,不为庆和县发展贡献一份力量,本身也说不过去。”

“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所谓家里人向着家里人,总之不管是什么道理,这庆和县都不能没有本地干部。”

杨东拿这些举例子,拿茶杯举例子。

很明显的视觉效果,左边一堆茶杯,都是外地户籍的领导干部,右边只剩下吴三平一个本地干部。

如果陈万军撂挑子的话,真的只剩下吴三平一个人。

而且吴三平还是个组织部长,他不负责经济发展,对本地经济,以及对家乡老百姓的回馈意义不大。

“万军县长,你是一个老党员,你比我大了二十岁,经验也很丰富。”

“县政府不能没有老党员,不能没有老同志坐镇。”

“咱们庆和县今年搞基建,搞工程,搞工厂,搞发展,这么多事情是需要大家伙来完成的。”

“待到山花烂漫时,你我丛中笑。”

“人生拼搏在今朝,不达目的不罢休。”

“万军县长,恳求你不要有提前退休养老的念头,因为这个庆和县啊,他离不开你。”

杨东从头到尾说了很多很多话,让陈万军低着头沉默起来。

但陈万军并没有和年轻小干部一样,因为杨东的这些话,就热血沸腾。

依旧沉默,就意味着他在思考,还没有完全决定,但杨东的劝说有了效果。

杨东就像是以前战场上的政委一样,专门做思想工作。

而做思想工作,首先要找到切入点,找到情绪共鸣点,从而从真情实感上面,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。

这一点,杨东不缺这个能力。

“万军县长,还记得去年我担任省纪委巡视组吗?我负责驻巡开阳县,当时驻巡庆和县的是潘大江巡视组长。”

“去年我们处理了那么多常委,为什么唯独对你网开一面,知道原因吗?”

“我相信,你应该也好奇这一点吧?”

杨东调转角度,并且主动提及去年的巡视情况。

陈万军抬起头,看向杨东,眼中的神采很明确,他想知道。

他也想知道,为什么省纪委巡视组唯独对他网开一面,而没有对其他常委网开一面。

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的,甚至他当时犯的错误,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小。

按照正常的处理结果,至少也是个双停,也就是党务政务一起停。

可他只是记大过处分,原则三年不许晋升,但还是县委常委,副县长。

“因为你陈万军是庆和县的干部。”

“当时如果把你也处理掉,整个庆和县就只剩下吴三平一个人,独木难支啊。”

“本地干部不为本地着想,难道指望外地干部倾注心血为当地付出吗?”

“再加上你犯的错,相比较其他问题常委的确轻一些,如此才放你一马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