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2章

韩宜可怔怔地看着眼前之人。

这个年刚过弱冠的年轻人,一举一动却都在影响着大明的国政大局。

“文和,说说你的想法吧!”

韩宜可诚声道:“这一次我来之前,老大人下了命令,必须问清楚你究竟想干什么!”

“你心中也有数,盐税乃朝廷财政支柱,不能轻易改动!”

韩宜可口中的老大人,不用想就知道,正是天下名士刘伯温。

这位辅佐了老朱一辈子的奇才,终究有些撑不住了,已经病倒在床榻之上。

然而真正忧国忧民之人,从来不会因为身体而倒下,所以刘伯温一直都还在关注朝政大局。

就比如李祺此次掀起的盐运司变革,无疑会影响到大明王朝的百年社稷。

“老韩,普通老百姓一天做工的工钱大概也就是三四十文左右,这一斤盐就要卖几十文钱,实在是太贵了......”

“说穿了,现在的盐铁制度对于朝廷没有多少好处,对老百姓更是如此,普通老百姓很多时候根本就吃不起盐。”

“可是你看看,这些灶户盐丁如同奴隶一样被逼着煎盐煮盐,那他们生产出来的盐,最后落到谁手里了呢?”

“所以,这个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士绅缙绅,是那些盐场的官吏,他们一个个都富可敌国,富得流油。”

听到李祺这话,韩宜可的脸色也变得不好看了。

原本在他看来这几十文一斤的盐并没有多贵,可是经李祺这么一说,这普通老百姓做工一天才只能够买一斤盐的时候,对比之下他立刻知道这个盐真的很贵、很贵了。

普通老百姓可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做工,因为他们的主业是务农,是耕田种地,想要赚钱都很难,那这几十文一斤的盐他们是真心吃不起的!

这就好比后世的盐如果卖几百块一斤的话,普通老百姓也是绝对吃不起的,一个道理。

几十文一斤的盐,普通老百姓做工一天才只能够买到一斤盐,这个价格就真心不是一般的贵了。

转念一想,大明王朝这些盐商的富裕程度,当真是是富甲天下。

“这盐场出来的盐真的成本几乎为零?”

韩宜可想了想对李祺问道。

“你不信的话,大可亲自去查一查。”

李祺轻笑道,“这些灶户盐丁日子过得是最苦的,他们一天到晚都被逼着不断的煮盐,但是自身却连吃都吃不饱。”

“而且这盐场真正产出的盐比起上报朝廷的盐有非常大的初入,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盐场的官吏压榨灶户日夜不停煮出来的盐。”

李祺在这盐场待了这么久,对这方面自然是太清楚不过了。

大明的老百姓非常苦,但这并不是最苦的,最苦的还是军户、灶户这些,他们才是最苦的,被户役制度硬生生的世世代代都绑在了上面,永不翻身。

“可是这户役制度乃是大明国策,不可能改的!”

韩宜可一语道出了关键所在。

这一点,李祺同样明白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