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范成达的封赏下来,再不搬,可就真没眼色了。

平定卫王和杨胤叛乱,涉及的将官人数众多,真要一封封念下来,宣旨之人得换两三个嗓子。

将官们跪着接旨的,真要全程跪下来,南衙不战而损兵折将。

故除了几个领头的有单独的圣旨,其他的只能算集体嘉奖。

先告诉你结果,升到哪个位置上,其他的程序往后慢慢补。

打头的是平定卫王叛乱的功臣,段晓棠听得几个熟悉的,韩腾封县伯,杜松封县男,和冯睿达爵位等同。

武俊江晋位宁远将军,孟章补上游骑将军。

总体来说,卫王叛乱小打小闹,不过发生在首都腹心之地,打头的又是国家亲王,显得“声势浩大”。

还是那句话,“反是上午造的,人是下午抓的”,不值一提,能掉落几个爵位,已经是卫王给南衙积德。

实际就是一个小精英怪。

真正的军功大头是平定杨胤叛乱。

范成达封建安县侯,底下将官各自升职不提。

东莱联军这一路,俞怀光升任忠武将军,吕元正比他高一阶云麾将军,和杜松平起平坐。

无他,下属太给力,生生把上司抬上去。

两人都封县子,五千兵马换来一个爵位,谁不说他们划算。

范成明位置不动,宁岩连跳两阶宁远将军,段晓棠连跳不知多少阶,同样是宁远将军。

右武卫继同时存在三个游击将军后,再次迎来三个宁远将军。

庄旭升任致果校尉,而原致果校尉全永思升振威校尉。

尹金明录事参军事,刘耿文司戈,都是段晓棠和庄旭担任过的职务。

圣旨末尾,皇帝专门赏赐几个火头军,周水生升任仓曹参军事,看来皇帝誓要将杨胤恶心到底。

以后右武卫的人要找仓曹,只能去伙房,幸好每营配备仓曹两人,往后只能独当大任。

俞怀光听到宁封从骑曹参军事升任中候,暗道往后太平坊六罴名副其实。

罴者,猛兽也。

江南大营方面,周阳夏封山阴县侯,秦景封游骑将军,比段晓棠低半阶。

一方面段晓棠功劳确实更高,另一方面靠山很重要,河间王府的金字招牌显然比荣国公府亮眼些。

至于吴越和孙文宴两个打头的,升无可升,各增一千食邑。

男人们的猪肉分完了,该轮到女人们。

俞丽华和裘彦慧领头,带着一群打扮庄重的南北衙女眷入内,端端正正跪在院子中间。

段晓棠看白秀然挺着一个大肚子跪在那儿,都想去扶一把。

或许皇帝是真恶心卫王和杨胤,亦或者被两都的软骨头纨绔气得够呛。

袁奇的奏折一递上去,白隽的小风哗哗地扇。

皇上,这是我女儿,也是你侄女,向来待长辈孝顺!

不得不说,潘潜骂卫王夸女眷,有两把刷子。

文字面圣,一下把皇帝的气捋顺了。有些不方便开口的话,都代皇帝说了。

白隽看了奏折副本,绝非袁奇的手笔,不知从哪找来的捉刀人。

回长安后打听一番,非是挖人墙角,人才共享矣!

朝廷官员任命要慎重,轮到女眷时,皇帝大方多了。

凡是符合诰命要求的,全部赐诰命,不符合的赐金赐帛赐绢。反正国库不缺钱,大力赏赐。

比起将官们搞“集体荣誉”,挤在一张圣旨上。

女眷们各个“小单间”,人人手持一封圣旨,足够供奉进祠堂夸耀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